本辭條被閱讀過
:
9378
次 ,被回應過
1
次
辭條名稱
:
臺灣鄒族語典
辭條族別
:
鄒族
辭條主題
:
語言文字
中文筆劃
:
14劃
英文 / 漢語拼音
:
Dictionary of Tsou Language
撰 述 人
:
黃心宜
《臺灣鄒族語典》是俄國學者聶甫斯基(N.A. Nevskij)於1927年到臺灣阿里山鄒族部落做田野調查之後,於1935年在俄國聖彼得堡所出版的鄒語研究辭典。
本辭典是世界第一本鄒族語典,以俄文忠實記載1927年特富野社的常用語彙。本書記載當時的風俗習慣,可謂當時鄒族人生活實錄,許多風俗現已失傳。聶甫斯基運用精確的研究方法和觀點,進行語音的比較,初步建立了鄒語研究的基礎。全書錄載十五篇口傳文學,部分是初次見於文獻的資料。
N.A. Nevskij,漢名聶歷山,生於1892年,俄國漢學家、日本學家,研究領域包含古日語、日本民俗、愛奴族語言與文化、臺灣鄒族語言與文化、西夏文字等。青年時期受俄國民俗學家Sternberg啟發,開始研究民俗學,學習中文、日文。Sternberg教授認為,民俗學家應該深入研究民族生活,不要只是從旁觀察,還一定要學會該族的語言。這個觀點影響聶甫斯基甚深。他為了尋找古代愛奴族的遷徙路線,訪問了北海道、琉球、臺灣。1935年,聶甫斯基在俄國出版了他在臺灣的調查成果,即《臺灣鄒族語典》,並立刻得到學界高度評價。之後聶甫斯基的研究轉向西夏文字。然而他的研究生涯未能持續,1937年在史達林恐怖統治之下,他和夫人雙雙被誣陷,以間諜罪被捕、處決,直到五○年代才得到平反。1981年,莫斯科重新出版這本《臺灣鄒族語典》。
聶甫斯基在1927年來臺灣時,是和日本民俗學家淺井惠倫同行。淺井要調查泰雅族,聶甫斯基則來到嘉義阿里山,透過日本警察介紹,得到特富野社青年矢多一生(漢名高一生)的幫助。聶甫斯基用大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學習鄒語,記錄各種眼見耳聞的民情風俗、神話傳說、民間故事,並蒐集鄒族文物(現皆收藏於聖彼得堡民俗博物館中)。
全書可分為三個部分。第一部分是針對鄒語進行「描寫語音學」,探討鄒語內部的語言現象,以及「比較語意學」,著重南島語系民族間的語言比較。第二部分是民間文學及習俗的記錄,先以俄文錄出原音,接著翻譯文意,最後分析說明;習俗部分更有詳細的論述。第三部分則是語彙記載,共收錄一千三百多個北鄒特富野社的方言語彙,先以俄文標音,接著標出詞性,然後解釋詞義,再列出相似、相異詞,最後造出例句。
由於之前的日本學者囿於日語發音的限制,無法分辨B與V、L與R、H與F等音值的差別,他們所記載的鄒語發音並不準確。因此可以說,在聶甫斯基來臺灣之前,學術界並無鄒語的確切描述。
1991年,淡江大學邀請俄國漢學家李福清至臺講學,李教授帶著聶甫斯基的俄語版《臺灣鄒族語典》拜訪同在淡江授課的浦忠成,商討翻譯中文版事宜。浦忠成是鄒族特富野社人,在其大力襄助與眾位譯者協力下,於1993年由臺原出版社出版中文版。
參考文獻一
:
聶甫斯基著,白嗣宏、李福清、浦忠成譯,1993,《臺灣鄒族語典》。臺北:臺原。
參考文獻二
:
李壬癸,2003,《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》。臺北:常民文化。
我要針對本辭條 (臺灣鄒族語典) 進行回應
漢族
的
paulli
[男] 在 2011/12/13 的回應
"日本民俗學家淺井惠倫",其實他是語言學家
"先以俄文錄出原音" 應該改為"先以國際音標記錄出原音"
--李壬癸
臺灣鄒族語典中文封面
臺灣鄒族語典俄文封面
圖片出處說明
:
林龍進翻拍。
聶甫斯基,1993,《臺灣鄒族語典》。臺北:臺原。
關鍵字
?箇??隤
的延伸閱讀
本資料庫為 教育部 、原民會 版權所有
(c)2021 Ministry of Education R.O.C. All rights Reserved.
系統設計:法拉漢•達卡布 插圖設計:葉娥葛絲